博雅工作坊

首页» 学术活动» 博雅工作坊

博雅工作坊

第十六工作间 拉美左派民粹主义:实质与特征

12月22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雅工作坊第十六工作间在北京大学静园二院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拉美左派民粹主义:实质与特征”,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院、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10余名专家学者就与拉美民粹主义相关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进入新世纪以来,民粹主义再度席卷全球,在拉丁美洲地区尤为活跃,许多拉美国家的“粉色浪潮”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左派民粹主义运动的复兴。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董经胜指出,近年来民粹主义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界定为一种话语体系或意识形态, 不同类型的民粹主义都在某种程度上取悦于“人民”,指责“精英”,认为社会分为“纯净的人民”和“腐化的精英”两大同质但对立的阵营。而激活民粹主义的因素包括主流政治力量意识形态的趋同,利益增长引发的社会不满,他国的示范效应以及反全球化情感四个方面。民粹主义适用于不同的政治立场,依附于不同意识形态,21世纪欧洲右翼的民粹主义往往依附于民族主义,拉美左派的民粹主义往往依附于社会主义。

南开大学教授韩琦认为,拉美的民众主义是伴随拉美社会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而产生的政治现象。民众主义的政治诉求通常包括政治开放,依靠劳工阶级和广大民众的力量发展民族经济,推动国家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要求保障中产阶级和广大劳工阶级的利益,发展社会福利事业,其领导人往往是克里斯马式的人物。因此,不宜将拉美民众主义概念泛化为“民粹主义”。

研讨会中,专家学者分别介绍了民粹主义在拉美多个国家的历史、现状和表现,并就阿根廷的庇隆主义、厄瓜多尔科雷亚的21世纪社会主义、玻利维亚莫拉莱斯的民粹主义等进行了具体分析。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徐世澄认为,上世纪末以来,尽管有“左退右进”的趋势,但拉美多国仍是左派执政,以此为代表的拉美左派民粹主义既有强人政治的表现,也有与民主政治相结合的形式,既有表现激进的,也有表现温和的,但总的看,他们都针对本国的发展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的改革措施,以此赢得了一定的民众基础。

当天,与会人员还就拉美民粹主义是主义还是运动,是源于本土还是来自国外,是理论指导实践还是将实践经验凝结成理论,民粹主义是执政者的工具还是一种民主政治的载体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认为,拉美的民粹主义有着深远的历史根源和传统,其发展进程具有持久性,表现具有多样性且差异较大,国内外学界对其认知和评价也缺乏共识。未来随着拉美社会的进一步转型,对于经济发展和公平正义的追求仍将成为拉美民粹主义盛行的重要推动力,而加强政治制度建设,是拉美国家避免因民粹主义而导致政治衰败的重要举措。




相关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