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沙龙

首页» 学术活动» 新芽沙龙

新芽沙龙

新芽沙龙第35期 土耳其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博士生学术论坛

中国与土耳其建交50周年之际,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于10月22日举办“土耳其历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博士生学术论坛。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剑桥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厦门大学、上海大学的十余名博士生通过线上线下结合方式相聚,共话国内外土耳其研究的学术传统与积淀,展望相关研究领域的新趋势、新范式、新成果,围绕学术热点问题进行深入交流研讨。


a9b5ce3604cf46f5bc52ba9088cd94ff.png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长聘副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土耳其研究中心主任昝涛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中国的土耳其研究发展迅速,研究人员的语言和学术水平逐步提高,研究领域包括了历史、语言、经济、国际关系、政治、宗教、社会等多方向。特别是一批有志于土耳其研究的中国青年学子,正在国内外高等学府求学深造,未来将成为我国土耳其研究的生力军,肩负起在国际上提高相关研究质量、水平和声望的重任。北京大学土耳其研究中心致力于搭建博士生学术交流的平台,帮助青年学子建立学缘、互相了解彼此志向和研究兴趣,为年轻一代学子的成长提供助力。


6691175de3b84f89a7248c037e2216e9.png


与会博士生用一整天时间进行研讨。上午的讨论中,普林斯顿大学近东研究系陈功、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研究生乌昵尔主要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奥斯曼帝国,前者对西方学界有关研究做了学术史回顾,后者讨论了英国外交部《德·邦森报告书》的历史影响。上海大学历史系梁莹莹、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张楠都聚焦20世纪上半叶的土耳其社会,梁莹莹探讨了1908年至1960年间土耳其现代民粹主义的形成,张楠对1923年至1950年间土耳其宗教教育的兴衰沉浮进行梳理。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赵馨宇以语言改革为切入,探讨了奥斯曼因素在当代土耳其文化政策和认同政治中的作用。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吴奇俊关注土耳其第二大宗教派别——阿列维派,对阿列维派的历史与现状进行回顾。

下午的讨论中,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朱珈熠对土耳其左翼思想与社会主义史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展望。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王亚克重点介绍21世纪以来土耳其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分析了土耳其打造高等教育强国的政策举措。上海大学历史系辛思思关注土耳其宗教事务委员会,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梳理回顾。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丁雨婷关注土耳其女性主义问题,报告题为《土耳其女性史不同叙事范式下的凯末尔主义女性解放》。剑桥大学历史系蔡雨玹以“奥斯曼的国族鉴”为题,介绍土耳其历史学家法蒂玛·阿丽叶女士的著作《奥斯曼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从科索沃大捷到安卡拉惨败》。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王艺涵以《何处是吾乡: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家园叙事与文化身份》为题,探讨当代土耳其人的身份认同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肖京发言主题为《克服东方主义:论休谟政治视野中的土耳其》。

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卢宇嘉、阿迪、秦彦洋,硕士研究生茹诗瑶等列席会议并参加讨论。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雅博士后董雨在总结发言时表示,今年是中土建交50周年,在北京大学举办全国首届土耳其研究领域博士生论坛,可谓适逢其时、别具意义。为期一整天的论坛上,来自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博士生踊跃发言,既反映出国内外土耳其研究的最新学术成果,也彰显了我国土耳其研究“后浪”的蓬勃生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希望以此次学术论坛为契机,进一步增进土耳其研究博士生的交流互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