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芽沙龙

首页» 学术活动» 新芽沙龙

新芽沙龙

新芽沙龙第19期 疫情后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南亚篇

微信图片_20200716142949.jpg

今年以来,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在给世界各国带来灾难性损失的同时,也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发展。疫情对中国的影响,不仅在于公共安全卫生和经济社会发展层面,还在很大程度上重塑着中国的周边环境。为此,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举办“疫情后的中国与周边关系”系列新芽沙龙,邀请国内外相关领域青年学者就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7月12日,“疫情后的中国与周边关系:南亚篇”新芽沙龙线上研讨圆满落幕。此次沙龙活动邀请到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印度尼赫鲁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6名青年研究者进行主题发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叶海林研究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胡仕胜研究员担任评议嘉宾。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徐传博主持沙龙活动。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张婧认为,印度教民族主义是导致近年来中印关系恶化的重要原因,她从克什米尔问题、印度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等方面入手,分析了印度教民族主义深层的文化内涵、政治逻辑及其对中印关系造成的影响,并从理论和现实的角度对疫情下制约两国未来发展方向的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

武汉大学中国边界与海洋研究院博士生朱晓超对比了近几年印方在边境实施的多次行动,认为印度政府的行为一方面以转移国内民众视线为目的,另一方面则以迎合美国适当牵制中国为手段。但总体上看,中印两国正常外交关系的发展不会改变。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段彬梳理了印度在边境地区建设道路的历史,指出新世纪以来,印度不再单纯地沿着实际控制线进行防御,而是通过在边境地区修建公路,满足其战略物资后勤保障,同时利用边界地区的优势兵力对华进行小规模威慑。此外,通过大量修建战略公路,为今后划定边界谈判制造有利条件。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童宇韬表示,从近几年中印边境发生的冲突事件可以看出,中印边界问题正在发生变化。首先,中印双方在边界地区的力量对比出现变化,印度力量正在获得提升。其次,印方出现摆脱已有边界条约约束的倾向,中方需要对此警惕。最后,边界问题可能会在未来一段时期内成为中印关系的核心问题,双方需要考虑如何应对这一问题给双边关系带来的影响。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隋雪濛认为,在疫情刺激以及中美印三角关系发生变化的背景下,美国干预中印边界争端的意愿和能力都在上升,且更偏向于印度。未来中印关系有可能会进入一段冷淡期,印美关系或将朝着更为积极的方向发展,中国对此应有所应对准备。

印度尼赫鲁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生张洋从印度教徒世界观中的重要观念Manthan入手,分析了印度的对外政策。他认为,Manthan反映的是一种极度的趋利态度,即能进则进,需退则退,能趋利时则趋利,需避害时则避害。这种思想在今年中印边界冲突中得以体现。从传统价值观角度分析其对外政策,有利于精准把握国家行为背后的动因和逻辑。

叶海林研究员和胡仕胜研究员在点评时表示,此次沙龙的讨论很好地反应了当前国内学术界对中印关系,特别是中印边界问题关注的一些切入点。中印关系的复杂程度不亚于中美关系,在分析双边关系中的特定事件时,要把它放在纵向的时间轴和横向的国内外环境中进行综合评判,要避免有意无意地陷入过度的“自我代入”的困境,从而影响了判断力。两位点评人还围绕不同发言主题向各位发言人提出了相关问题。

本期新芽沙龙吸引到来自不同高校和单位的70余名师生参加。接下里,“疫情后的中国与周边关系”系列沙龙还将围绕中国与日本、东南亚、韩国、俄罗斯、中亚等国家和地区的关系发展举行线上研讨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