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5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有朋(Adventus amicorum)”系列讲座第四讲在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二楼会议室举行。牛津国际法在线书目主编、国际法理论、中国国际法史研究领域的资深学者安东尼·卡蒂(Anthony Carty)教授以“欧洲的战略自主空间有多大”为题分享了其研究与观察心得。本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区域与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副研究员孔元、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段德敏等学者参与研讨。
首先,卡蒂教授从持续激烈的乌克兰危机切入,主张俄罗斯是欧洲的重要组成部分,俄罗斯文化是欧洲文化的重要分支,谈欧洲的战略自主离不开俄罗斯的参与。然而,欧盟愈发以意识形态化的方式将俄罗斯他者化,视为自身对立面,这在本质上符合了美国对抗俄罗斯的战略需要,而非欧盟谋求战略自主的需要。
接下来,卡蒂教授继续深入,指出在欧盟,“欧洲意识”(European consciousness)正在被“西方意识”(Western consciousness)所取代。“西方意识”在本质上由美国引领的。欧洲中产阶级热衷于身份政治议题,但却对欧洲的战略自主问题置若罔闻。各类意识形态话语充斥于欧洲政客甚至学者对于国际问题的讨论中,真正重大的国际战略与国际法原则往往被抛诸脑后。作为例证,卡蒂教授尤其分析了欧盟学术界与舆论界对于中国的讨论。
最后,卡蒂教授从宪法与内政层面思考欧洲战略自主的未来。卡蒂教授认为,法德两国各自宪法框架下目前形成的政党政治格局,使其无法形成对欧洲战略自主的坚强领导力。法国正因为“民主赤字”而面临严峻的内部治理危机,而德国因为执政联盟内部政党目标的不一致而无法形成目标明确、执行力强的政府。
卡蒂教授认为,欧盟若要寻求战略自主,则必须摆脱意识形态偏见,与中国等正在蓬勃发展的非西方国家展开更为密切的交流合作,并进一步分析了战略自主的潜在生长点。
在讨论环节,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段德敏副教授结合自身经历,与卡蒂教授就欧洲对外关系的意识形态化趋向进行了深入探讨。孔元副研究员则呼吁中欧学者间加强学术交流与对话,希望能有更多欧洲学者来华了解真实的中国。卡蒂教授对此积极回应。本次讲座在热烈的讨论中结束。
撰稿:郝晨晨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