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30日晚,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建院五周年系列活动之“有朋(Adventus amicorum)”系列研讨第一讲在燕南园66号举行。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由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担任引言人,主题为“自治、霸权和区域空间政治:门罗主义全球史的教训和启示”。研讨会由德国柏林自由大学教授萨布丽娜·哈比奇-索比格拉(Sabrina Habich-Sobiegalla)主持,图宾根大学教授乔治·施尔德(Georg Schild)、图宾根大学助理教授娜佳·克洛普罗格(Nadja Klopprogge)、柏林自由大学历史学教授杰西卡·吉诺·赫奇特(Jessica Gienow Hecht)、柏林自由大学教授乌尔斯·马蒂亚斯·扎赫曼(Urs Matthias Zachmann)、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长聘教授宋念申、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国际政治系教授殷之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担任与谈人,来自国内外多所高校的博士生与青年学者参与讨论。
首先,章永乐老师对门罗主义起源与传播的历史进行了探讨。1823年,时任美国总统詹姆斯·门罗在美国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提出一系列后来被命名为“门罗主义”的外交政策。“门罗主义”的诞生与“美洲”或者“西半球”的区域身份相关联,而与之相关的口号“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自19世纪下半叶以来,在世界各地广泛传播,许多区域的精英们借用“X for the Xans”/“XX是XX人的XX”这一句式来划定空间和族群的边界,积极塑造自己区域的身份。
随后,章老师用美国、德国和日本的例子论述了“门罗主义”的话语是如何应用于“区域”与“全球”层面的。美国利用 "门罗主义 "的话语向西扩大其国家领土,进而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建立区域霸权,然后通过对 "门罗主义 "的反复解释超越 "西半球",最终调整 "门罗主义",为其全球霸权的构建服务。一战后,许多德日精英对美国在西半球的区域霸权充满羡慕,试图将区域霸权阶段的门罗主义与全球霸权阶段的门罗主义区分开来,褒扬和模仿前者,批判后者,以排斥美国的干预,建立和巩固本国在本区域的霸权地位。例如,日本就通过模仿美国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区域的做法,试图以“将白人殖民者赶出亚洲”的名义将朝鲜和中国等弱国置于其统治之下。
章永乐认为,“门罗主义”话语在中国的发展轨迹与德日存在根本性差异。晚清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状态,巨大的离心力从内部产生,“门罗主义”话语在中国的发展就出现了“向内”和“下行”的转折,形成了“次国家”层面的“省域门罗主义”,并在1920年代初的联省自治运动中达到高潮。然而,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省域层面的“门罗主义”逐渐淡出。1949年后,“门罗主义”的主要使用场景进一步从“次国家”层面回归到“超国家”层面。与此同时,中国的政治文化精英也对美国和日本的“门罗主义”话语作出了自己的回应,贡献了丰富的平等与反霸权的国际秩序思想。
发言最后,章永乐老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以期在本次研讨会中加以讨论:如何理解和评价美国“门罗主义”在其诞生两百年后的情况?它是否代表了一种延续至今的塑造国际关系的显著驱动力?如何叙述和解释德国、日本和中国精英在二战结束前对“门罗主义”的挪用?在过去的两个世纪中,国家主权和区域主义的话语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在这一过程中,“XX是XX人的XX”的句型起到了什么作用?这种思维与当代关于民族和国家认同的话语有什么关系?东欧正在发生的区域危机能否被定性为一种全球门罗主义与一种区域门罗主义之间的冲突?如何理解当代国际体系的“多极化?
在评议和研讨环节,来自中国与德国的一系列学者围绕着美国“门罗主义”的起源与实质、德式“门罗主义”与美国“门罗主义”的差异、日本“亚洲门罗主义”的实际作用、全球史与形态学的方法、跨国(transnational)空间层面的“门罗主义”、当代大国竞争中的“门罗主义”、国际秩序多极化的走向和具体形式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现场观众同样就“门罗主义”在中国的发展、“门罗主义”全球史研究的实践指向等相关话题进行提问和评论。相关讨论在知识层面展示出了“门罗主义”两百周年之际中德两国区域研究与国际关系学者关心的核心问题以及采取的学术路径,促进了学术思想的沟通交流。
本次活动是北京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图宾根大学三方合作系列活动中首次主要由教师参加的学术研讨。讨论的核心文本是章永乐老师出版于2021年的《此疆尔界:“门罗主义”与近代空间政治》一书。该书已被纳入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将由荷兰博睿(Brill)出版社推出英文译本。
撰稿:郝晨晨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