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5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区域国别学新视野”系列研讨第八讲“战后政治与日本地域研究的非政治性”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C105会议室举行。本期研讨由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副教授潘妮妮主讲,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长聘副教授章永乐主持。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归泳涛、雷少华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讲座伊始,潘妮妮老师从“非政治性”的内涵出发,分析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日本地域研究强调“非政治性”的现实背景,并归纳了该时期日本地域研究方法的特点。战后,日本地域研究重建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对以“满铁大调查部”为典型的民族帝国主义研究实践的反思,对战后文科研究中政治意识形态的批评,对美国资本插手地域研究机构设置的质疑等。受美国对外战略及日美同盟影响,日本政府需要重启地域研究。然而战争殷鉴不远,日本学界又不希望地域研究再次成为战争工具。矛盾之下,日本选择回避政治,强调地域研究的“非政治性”。这一时期的地域研究方法呈现出注重理解事实的立场转换、充分保障学者研究自由、强调基础学科定位等特点。
接着,潘妮妮老师结合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政治形势,梳理了该时期日本“非政治性”地域研究面临的瓶颈及其破局尝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日本民主政治运行稳定、经济发展情况良好、民族自信显著增强,现实政治中的公共性达到历史高值,人们开始期待学界研究能促进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然而,日本地域研究的发展却没有达到预期,其面临着缺乏有效产出、议题僵化、定位不准、学术封闭等等批评。为此,日本学者尝试重新认识“非政治性”,将回避政治发展成超越政治,致力于推动地域研究从关注单一地域的经济发展问题向关注全球性非传统安全问题发展。日本政府也积极跟进学界改革,推动官民合作制度化建设,促使地域研究议程与国家需求及优势相重合。
最后,潘妮妮老师认为,当下日本政治中公共性走低,政治右倾化严重,政界也有意识地引导学界议程设置。这就使得研究者围绕“非政治性”的理解出现了争议:是从“非政治”的角度阐释日本政府的导向,还是强调“非政治”的“社会中心”,这样的分歧背后也反映了研究者潜在的政治态度。
在讨论环节,与会嘉宾进一步探讨了日本地域研究情况与构建中国区域研究的未来议程。章永乐就“政治性”的概念 以及日本战后改造如何落实到区域研究中提出思考。归泳涛提出日本回应地域研究合法性危机的历史经历对构建中国区域研究具有参考价值。雷少华结合自身经历探讨了日本学者在当代国际会议中的存在感所反映的学科和研究状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讲师朱晓琦认为尽管“非政治性”是日本地域研究的主要特点,但在学者认知、研究基金、研究影响上依旧受到政治影响。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后董雨围绕历史学和历史学科在日本地域研究中的位置发表看法。最后,章永乐对本次讲座进行总结,感谢潘老师的精彩讲授,并欢迎潘老师加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专家学者库。
撰稿:孙璐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