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9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认识‘全球南方’”系列研讨第5讲“‘全球南方’的新气象”在燕南园66号举行。本次研讨会邀请到印度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维杰·普拉萨德(Vijay Prashad)教授主讲,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法学院长聘副教授章永乐主持。参与讨论的专家学者包括: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昝涛,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刘海方,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长聘副教授费海汀,以及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张忞煜。
维杰·普拉萨德作学术分享
维杰教授首先梳理了全球南方正在出现“新气象”的证据,提出纳米比亚、印度尼西亚等“全球南方”国家在应对西方国家时,能够越来越自由地表达观点。维杰教授进一步提出西方不再掌控金融体系的论断,通过分析对比新的融资渠道政策与IMF为首提出的结构调整政策,认为发展中国家不再仅仅依靠西方借债国的贷款,因此“全球南方”国家经济独立性的增加导致了国家行为独立性的增强。
维杰教授引入萨米尔·阿明衡量帝国主义势力的五大控制因素,深入论证全球南方的发展状况。维杰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正在失去对原材料、知识产权和资金的控制。同时,他认为美国等国家仍然在通讯和武器的领域有绝对的控制权。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媒体系统完善,另一方面西方的通讯硬件如海底电缆、卫星建设远超全球南方国家。维杰提出,有必要让更多的中国学者走出中国,也需要更多的全球南方学者走入中国。维杰教授还强调,当前全球左翼力量比较薄弱。一方面,他以印度为例,说明理想的实现需要考虑到现实的因素。另一方面,他认为了解各国左翼运动的情况对于像中国这样的大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当下尚不能够夸大全球南方的发展情况。
研讨会现场
进入研讨环节,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围绕全球南方的发展,就思想的去殖民化、“全球南方”知识生产的困境与再生、左翼构建政治基础的方法论、当代左右翼并行的思潮等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此,维杰教授提出应同时启动两个议程:首先是共同完成中国视角的区域研究史地图,第二个是打破当下凯恩斯主义的循环,创造新发展理论,敢于想象另一种未来。章永乐老师在总结陈词中认为,维杰教授的讲座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于当前全球南方的新气象的观点颇具洞见,并提出了新的研究议程。
本次研讨是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举办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区域国别学新视野”系列研讨中的“认识‘全球南方’”子系列中的一讲。该子系列此前已就“全球南方”与新型全球化、“全球南方”在复合世界中的作用、俄罗斯与拉美对于“全球南方”的认识等主题举行四次研讨,邀请殷之光、阿查亚、埃斯拉瓦、费海汀四位学者担任主讲人,部分研究成果已经在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