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潮起潮落共潮生——记“领潮行”写作营结营仪式

编者按社会型学术是北大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关注世界动态,服务国家战略的主动知识创造的实践。2022年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面向全球青年学人发起首期“领潮行”写作训练营,活动得到高校、出版界、国际公益组织和企业界专家的鼎力支持,收到来自国内外相关区域国别研究机构青年力量的报名申请。“领潮行”写作训练营分别在2022年11月13日、2022年11月20日、2022年11月27日下午15:00,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翟崑教授,世界知识出版社刘豫徽副编审,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主任刘丰蔚,腾讯公司文化与内容公共事务部副总监陈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吕晓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林杰几位“领潮人”导师分别向参与培训的“弄潮儿”学员们进行授课。随后,学员们分成五个小组,在张添、杨体荣、谭萌、韩卓希、王丽娜五位“护潮者”助教的协助下,完成了3-5次颠覆式修改,将终稿提交给刘豫徽、刘丰蔚、陈光、吕晓宇和林杰五位导师。2023年1月8日下午14:00,翟崑副院长、五位导师、助教与各位“弄潮儿”们云集线上,开启“领潮行”写作营结营仪式。结营仪式由“护潮者”代表谭萌主持,张添做结营汇报,随后五位导师分别做结营点评、导师-学员互动,主持人公布获奖者名单,并由翟崑副院长进行进行结营发言。“潮起时弄潮,潮落时腾跃”,在各位导师、助教与参训者的“共潮声”中,“领潮行”写作训练营圆满结束。

“领潮行”写作营概况

“领潮行”写作营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燕南66优创”主理团队为核心,联合国内外学术界重要力量及出版界活跃先锋,组建“领潮合伙人”,为参与者提供系统化、精准化、个性化、创新性的区域与国别研究写作指导,致力于培育区域与国别研究的新生力量,推动中国区域国别学知识生产的创新与转化。

首期“领潮行”写作营以“疫情时代的数字教育”为核心议题,授课导师包括腾讯公司文化与内容公共事务部副总监陈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吕晓宇、北京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院教授林杰、世界知识出版社副编审刘豫徽、世界自然基金会项目主任刘丰蔚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等人。

自2022年9月发布招募通知以来,首期“领潮行”写作营得到多领域同仁的关注和支持,并收到国内外多所高校和机构青年研究人员的投稿。经审核,目前有来自近20所高校的30余名学员正式进入写作营,接受系统培训。

一、领潮者“行”:结营汇报

张添分别对“领”“潮”“行”三个字进行拆分,对写作营进行了总结。“领”即写作营的“领潮者”——导师们是最无私的巡航者。他们带领学员们见识社会型写作的道与术,学习社会型学术的写作规范。他们带领学员们走出象牙塔,看到广袤世界的规则与界限。他们带头找寻社会型知识生产的密码,给与学员们情感与规范的触点与“注点”。“潮”是参加写作营的“弄潮儿”——学员们是最瑰丽的财宝。青年强则国强,学员们不仅带来了浪潮一般的青春活力,也通过文章的选题、素材的加工和创意的呈现,带来新的视野、新的事实,给写作营团队提供了新的经验。写作营倡导“论文是改出来的”,学员们的初稿存在诸多问题甚至“满目疮痍”,但在导师和助教们的指导下反复精进,不少稿件的终稿已经初步具备发表的标准。教学相长,写作营团队“改”与“被改”的过程,也是相互学习的过程,这也是写作营最亮丽的一道风景线。“行”既是行动、实践,也是一种肯定,但行前、行后、行百里而半九十的时候,离不开的是我们的后勤保障。“领潮行”这个词启发于得到app“共潮生·香帅年度财富展望”,助教团队共同拓展和完成设计。写作营举办的过程中,受到疫情等多重挑战,但写作营团队反复精进、迎难而上,最终确保了整个活动的连贯性和效果性。在此过程中,“护潮者”——助教们不断挑战自我、服务学员,他们是写作营最美的注脚。最后,五位助教们也向学员们献上他们的寄语:

1.png

图1: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第一届“领潮行”写作训练营助教寄语

二、潮行终极再指南:导师点评

潮行永远在路上。导师们在终点迎来“弄潮儿”们的冲刺战果后,再次提出新的建议。潮行者要提醒自己,永远年轻、永远逐浪前行。

刘豫徽老师强调了做好文章收尾工作的重要性。郜然同学利用乐高基金会的案例,对这个机构与超国家实体的合作、在各方面的引领作用进行了较好的陈述,张超峰同学展示了别具特色的坦桑尼亚“限”上教育。两位同学用功扎实,但对于结尾的写作仍有不足。刘老师强调“事殆于既成之时”,结尾如难以做到“豹尾”至少也要“呼应开头”。王晶和上官雯静两位同学文章还需调整,需注意文章的核心内容切题,以及注意所选国家不宜是出版的禁区。

林杰老师鼓励培养“三体青年”,提醒同学善用图表、善待母语。同学们选题材料和角度多元,让世界各国“疫情时代线上教育”尽收眼底,但所做文章仍然未能区分好学术、政策与社会“三体”文的体例。林老师强调,作为“三体青年”,应该在社会型写作中“去学术化”。要聚焦主题,用形象的隐喻来表达,擅用新的概念;要善用图表,考虑到社会型学术的可能登于报纸或者大众普识读物,尽量不用或简用图表;要善待母语汉语,语言不仅仅是我们表达交流的工具,也是我们“存在者的家”,是归因。用汉语表达生动、简洁、形象,需要不断锤炼。林老师还强调,大家的首要定位是“学术人”,要能发挥专业特长言旁人所未言,但也可把握社会型稿件的灵活性,适当进行价值介入。

陈光老师强调问题意识,鼓励进行合理的对比。同学们在讲数字教育面临的挑战时,普遍能做到“去翻译味”,避免文笔过于疏离和陌生。不过,同学们普遍还是没有理解社会型写作中,问题是指真正的“难题”,是一个problem而不只是单纯的question,因此不少同学仍然停留在情况介绍,而未能合理展示一定的学术深度。此外,很多描述似乎并非对象国独有的现象,比如说“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加剧了数字鸿沟”,这个描述没有太多的毛病,但也没有意外,这几乎是所有国家可能面临的挑战。因此,要对比不同的国家,或者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为什么同样的条件下,这里好、那里弱。此外陈老师还强调,数据的引用和论述,要体现出出处,这也是社会型学术中,学术规范的必备体现。

刘丰蔚老师重点强调了写作虚实之间的“人文关怀”。段寻同学分享了知识使用者和生产者的矛盾、博弈和纠结,在人文关怀上做的不错,并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但在深度和未来转化方面需要继续挖掘。徐博同学体现了“教师的角度”难能可贵,但文中存在一些“车轱辘来回转”的曲折逻辑,且不宜在文字表述中给读者留“数学题”。闫天行同学以“网课爆破”为观察视角,具备国家和社会方面的关怀,但结尾存在较为突兀的情况。刘老师同样也强调了同学们存在“虎头蛇尾”和“标题不准确”等问题,并建议学员们继续精进。

吕晓宇老师基于“非虚构”写作视角,为同学们上了一节“进阶课”。非学术化的语言表达是需要技巧的,“非虚构”就是一种重要的切入技巧。常凯特、何诗晗同学描写斯里兰卡“自救”一文,场景化的开头描述,与英国和澳大利亚“狂欢”的对比,是“非虚构”的较好实践,但名人名言的使用须恰到好处,否则就会很出戏。隋译征同学关于以色列“电话教育”的文章,与读者进行了较好的对话,让人们惊讶于哈雷迪犹太人“不愿接触网络”的趣点之时,思考该群体如何应对“痛点”。但该文需注意补充引用,说明一些材料是访谈还是报道。刘奇和王陈昊志两位同学关于俄罗斯高等教育转型文章,写作工整、信息量足,但需要注意提高阅读趣味性。梁俊彬同学关于伊朗线上教育的文章,用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但仍需在深度和趣点上继续精进。关于如何让文章更加具有可读性,吕老师提供了两个“秘技”,一是找到任意一个在对象国利益相关的普通人,以他的视角来叙述,二是尝试把自己的写作用平实的语言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并记录“让对方听懂”这个过程,这将极大优化文字的可读性。

随后,几位导师回答了同学们的提问。刘豫徽老师针对“结尾应当更加开放还是点题”的疑问,强调“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要关切自己最初设计的“初心”。刘豫徽老师还解答了学院们“是否都要思考中国怎么办”的困惑,指出应该先把问题说透,引发读者深思,很多案例无法复制,不必揽问题于自身。林杰老师针对“如何做到让老百姓感兴趣的社普”一问,提出“没有绝对的标准”,很多时候体现足够的人文关怀更重要。陈光老师、刘豫徽老师和林杰老师,对于“如何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可取”的问题,建议学员减少顾虑,以自己作为方法,在实践中成稿。

主持人谭萌用“平仄之音”的比喻和“题”“体”“替”“梯”归纳了老师们对“三体青年”培养的建议。将“体”引向“伦理”和“人文关怀”,关注到整个写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实”到“虚”再回到“实”的过程。写作,要对我们的文章负责,对我们的读者负责,也对我们自身负责。

三、如潮涌至悦歌声:颁奖与《博望天下》展示环节

主持人谭萌对“领潮行”的奖项进行了介绍。其中,“前沿潮行者”体现文章的既有综合素质,将评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交叉潮行者”突出文章的跨学科或跨国比较视野。“洞见潮行者”突出对研究选题和文章设计的创新性思考。“跃进潮行者”突出是否在写作营中打破过去思维方式,表现积极且取得更大进步。“一线潮行者”突出对研究内容前沿进展的跟踪观察。

2.png

图2: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第一届“领潮行”写作训练营证书封面、奖项

获奖人员名单和奖项如下。奖项仅显示出作者当前文章的成熟度,并不区分文章的优劣。后续,所有文章都会得到进一步精进与发表的建议。

图3: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第一届“领潮行”写作训练营获奖名单

随后,谭萌博士与刘豫徽老师共同介绍了《博望天下》文集。《博望天下》丛刊是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以下简称“北大区研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的里程碑,是中国区域与国别研究创新知识生产模式的风向标。它诞生于不平凡的年代,响应时代号召,彰显青年力量;它致力于打造广大青年创造灵动知识、增进全球互信的平台,激活更深潜力,凝聚更大共识。本次写作营的优秀文章,后续经精进修改后,将有机会被选入《博望天下(二)》中进行发表与出版。

4.png

图4: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望天下》封面及简介

四、领潮不息、护潮仍续:翟崑教授结营总结

最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进行结营总结。翟崑老师强调,本次“领潮行”写作营圆满实现了“领潮”的目的。立业第一。“疫情后的线上教育”是所有人共同经历过的,而这些经历却千奇百怪,因此是值得写也是可以写的一个题目。写作,恰恰就是突破疫情期间认知赤字的一种办法,这也是“改变世界”的一种重要尝试。组织第二。本次写作营展示了团队的延续性、韧性。在不断解决突发情况和应对问题的过程中,写作营团队得到了提高和升级。体例第三。本次写作营学员们集中存在的问题是,未能很好明确我们的写作对象是社会型的、非虚构的、非学术型的写作。学员宜利用手头素材,更好地写出有“悦读”感的文章。技巧第四。本次写作营反馈出的不足是,学员普遍存在缺乏写作技巧、创新的胆气不足的现象。建议学员们可以在创新和深刻思考方面注入激情和胆量,助教们将为大家把关,因此无需过于自缚手脚。

5.png

图5: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进行结营总结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写作营目前已经引起了北京大学写作中心的注意,翟崑老师因本次写作营的策划及其他的写作培训,被列入了2023年北京大学写作中心实践共同体的八位带头人之一。“领潮行”将在2023年继续进行,并将迁移到以北京大学为底盘的写作训练项目,为将来续写“领潮”华章提供更好的资源。

翟崑老师就“续写领潮行”工作进行了公布和安排。一是工作人员要进行完整复盘,对于本次领潮行活动进行整体回顾,进行第二期筹备。二是助教要陆续将“弄潮儿”们拉入燕南66团队,扩大社会型写作的全球性社区培育。三是要进行更高段位的进程对接。要对目前获奖的和尚有待加强的几篇稿子进行对接,促其进入《博望天下》学术写作阶段。未来得以进入《博望天下》出版的文章,将得到更优势资源的投入,并由更专业的人士集体讨论和提供建议。因此,请各位参训人员继续精进自身文章,也欢迎各位读者关注第二期“领潮行”写作营的相关信息,积极争做“弄潮儿”。

最后,会议进行了在线合影。

6.png

潮起潮落共潮生。“领潮行”第一期圆满结束,但“护潮者”们将继续奔跑在时代的前列,为更多的学子“潮行”无忧保驾护航。

7.png

作者:张添,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