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举办“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视角:以越南为例”研讨会

2025年1月5日下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有朋(Adventus amicorum)”系列研讨第45讲在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二楼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区域国别研究的历史视角:以越南为例”。本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邀请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历史系助理教授殷晴飞主讲,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黄雨滋主持,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语学院越南语系副教授尚锋、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政党外交学院讲师杨耀源与谈。

584cf7f7286a4735b104e2854e6596ef.png
△  主讲人殷晴飞助理教授

殷晴飞老师首先从历史视角阐释“东南亚”概念的起源,并强调东南亚作为中华文明、古印度文明、伊斯兰教文明及基督教文明的“边疆”,具备接触地带与中间地带的双重特征,任一文明在此地区都难以形成排他性主导地位。而学界对越南归属东亚或东南亚国家的分类争议也是越南上述“边疆”特征的体现。基于历史视角,殷晴飞老师围绕“如何从历史角度理解越南南北方差异”这一核心问题进行讨论。理解越南南北差异的首要历史根源是气候、河流与洋流等地理条件,其次是文化影响、民族构成等社会条件。中华文明对越南南北方的差异性影响与湄公河三角洲地区越南人、高棉人、华人混居的状况塑造了越南南部的复杂态势,最终造就了该地区的“边疆”属性。

翟崑教授对本次研讨会进行总结,指出殷晴飞老师为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越南研究提供了四点发展思路。一是赓续燕南园66号学术传统,建立关于越南研究的区域国别学术共同体。二是立足区域国别学学科属性,思考越南研究的区域国别学范式。三是构建“精领域”与“跨学科”动态平衡,为区域国别学博士生提供视角加持。四是借助跨学科多领域交叉共生,实现区域国别学视角下越南研究概念创新。希望在座师生通过殷老师提供的丰富视角,为区域国别学视角下的越南研究贡献力量。


主讲人简介
殷晴飞,历史学博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国际历史系助理教授,任Journal of Military History 书评编辑, Cold War History 编委。英文专著《冷战亚洲的国家构建:中越边境上的同志与竞争者》于 2024 年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


 文字:孙异桐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