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斯万·毕斯普主讲“大国政治中的欧洲”

2025年7月23日下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有朋(Adeventus amicorum)”系列第五十六讲在北京大学燕南园66号会议室举行,主题为“大国政治中的欧洲”。本次讲座由比利时皇家国际关系研究所、根特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教授斯万·毕斯普(Sven Biscop)主讲,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主持;与谈人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罗天虹、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全球治理研究所所长金玲、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主任段德敏、北京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安东尼·卡蒂(Anthony Carty)、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林兆然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李派。

1.png

在本次讲座中,毕斯普教授深入探讨了欧盟在全球政治格局中的定位,特别是在大国政治及中美欧三边关系动态下的复杂处境。他着重分析了美国特朗普政府时期政策转向对“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造成的显著冲击,指出这种变动在经贸与安全领域引发了欧盟的深切忧虑。毕斯普教授强调,欧盟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审慎平衡:必须竭力维系与美国的传统同盟纽带,同时也要避免过度妥协,坚持在关键议题上的战略自主,以应对未来美国政策的不确定性。

2.png

毕斯普教授的讲座和随后讨论广泛涉及持续中的俄乌冲突及其多维影响。他首先解释了地缘政治危机背景下国际法的应用、西方国家内部对俄政策的分歧以及各国面临的地缘战略选择。毕斯普教授特别关注地缘政治危机背景下的难民危机,指出公众误解、接纳度低以及长期冲突对难民生活的严重影响,并批评了部分政客利用种族议题谋取政治利益的行为。他强调移民政策需坚守伦理底线,在接纳难民与维护社会稳定间寻求艰难平衡。随后学者与谈的对话评估了欧洲经济在危机下的韧性与转型需求,探讨了欧洲在危机处理中的角色及其面临的国际形象管理挑战,肯定了透明度与共同价值观在战略沟通中的核心地位。

在讲座总结部分,毕斯普教授深刻揭示了欧洲在大国政治博弈中的独特处境:既要应对传统盟友美国政策波动带来的压力,也需在竞争与合作并存的背景下探索与非西方国家展开合作的建设性路径。与此同时,地缘政治危机持续考验着欧洲的安全架构、经济韧性、人道价值观及内部团结。尽管前路挑战重重,但通过强调战略自主、坚守多边主义原则及深化关键伙伴关系对话,欧洲寻求在动荡世界中锚定自身坐标的努力,应该是欧洲政界、学界有识之士未来的核心关切。

3.png

与会学者深入讨论了中欧关系的现状与未来,认为尽管存在挑战,但普遍认同双方在维护多边主义国际秩序、促进全球治理等方面拥有显著共同利益,深化中欧关系具有战略重要性,亟需通过持续对话增进相互理解,强化务实合作。学者讨论特别强调了多边框架对全球治理的不可或缺性,并指出在此背景下,特别是在分析研究中国议题时,欧洲保持并增强其独立判断与行动能力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