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博雅德信工作坊举办第十九工作间——以色列的国家定位与发展走向

微信图片_20190612082938.jpg

5月24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雅德信工作坊第十九工作间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举行。此次研讨会的主题为“以色列的国家定位与发展走向”,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京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以及以色列海法大学和希伯来大学的10余名中外学者就以色列的宗教传统、历史文化、内政外交及中东局势进行了深入探讨。

今年4月以色列新一届议会大选后,内塔尼亚胡自豪地宣称“右翼阵营将在未来四年内继续领导以色列”。西北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雷钰认为,导致这一局面的根源在于,注重国土安全的右翼政党获胜,而关注经济和社会等问题的政党的支持率下降;极端正统派基础稳固,阿拉伯裔以色列人对其政党的支持率创十年来新低。

自2009年第二次当选以色列总理以来,内塔尼亚胡政府消极应付美国与巴勒斯坦的和谈努力。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后,内塔尼亚胡政府加强与其协调合作,先后促使特朗普对美国总动政策作出多项有利于以色列的重大调整。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国际关系学助理教授佘纲正表示,特朗普的举动符合其处理中东问题的一贯方针。自2017年入主白宫后,特朗普频频对以色列示好,这是其看似混乱的中东政策中的一条主线,也换来了以色列对其“世纪协议”的支持。特朗普除了利用以色列来牵制伊朗在叙利亚等地的势力,确保美国以较低的成本维护其在中东的战略利益,根本目的在于投美国选民所好,以确保自己在2020年大选中顺利连任。

尽管美方正酝酿通过所谓“世纪协议”来推动中东和平进程,但这份协议的部分内容不仅令国际社会感到忧虑,也遭到了巴勒斯坦方面的强烈反对。上海外国语大学东方语学院副院长杨阳认为,新倡议能否被巴以双方所接受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协议是否满足了巴以双方的最低诉求,能否得到主要阿拉伯国家的支持,特朗普政府如何发挥对巴以双方的影响力等,但最主要的因素是巴以各自内部政治环境的影响。

近段时期,巴以局势再起波澜,双方冲突不断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希伯来大学伊斯兰和中东研究系主任Hillel Cohen-Bar指出,巴以冲突不单纯是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两国间因领土和主权的诉求而产生的对抗,宗教因素在其中发挥了更为关键的因素。一方面,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已成为以色列的国家运动,另一方面,巴勒斯坦人、阿拉伯人几乎都是穆斯林,因此双方的对抗实际上也是犹太教和伊斯兰教宗教对抗的延续。对抗的核心在于哪种宗教是“真信仰”,更被“神”所偏爱,由此就能拥有支配“圣地”的权力。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宋立宏从犹太基要主义的角度分析了巴以困局的原因。他认为,近几十年来宗教重新回到以色列的公共生活中,以哈瑞第人(Haredim)为代表的基要主义者(fundamentalist)虽然人数不多,却越来越有办法和能力左右现代正统派的见解和价值观。以色列现代正统派在很大程度上已沉湎于哈瑞第人的意识形态,把在古老的犹太家园(约旦河西岸)定居视为最重要的宗教诫命和笃信犹太教的必要条件。对于处在周围阿拉伯国家敌视下的以色列来说,犹太基要主义的扩大将对以色列国家的走向及中东局势产生持续影响。

当天,与会中外学者还围犹太教徒兵役问题、以色列安全环境与政策等议题发表了各自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对于巴以之间难以构建和平这个“世纪难题”,以色列海法大学社会学系主任Uri Ben-Eliezer从以色列右翼政治力量的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以色列右翼政治势力出现于20世纪初,以色列建国后进一步发展,1967年战争后力量不断积聚,近几十年不断在其国内取得成功。以色列政治的右倾化,使得以色列的民主政治变得更加不自由,难以做出一些更大程度上的改变,对巴勒斯坦政策将变得持续保守和强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