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4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有朋(Adventus amicorum)”系列研讨第八讲在静园六院211教室举行。本次研讨活动的主讲人为马来西亚槟城研究所(Penang Institute)执行主任黄基明(Ooi Kee Beng)博士,主题为“从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SEAS)看东南亚地区的自主性知识生产”。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孔涛副研究员担任本次研讨会主持人。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宋清润教授以及校内各院系多名博士后和博士生参与讨论。
首先,黄基明博士分享了他参与区域研究的亲身经历以及对学科发展的见解。他的学术生涯始自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学习汉学和中国哲学,但是传统研究路径无法满足他对文明问题的好奇心。带着探究文明本质的问题意识,他回到马来西亚成为一名区域观察家,随后加盟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ISEAS)。他认为,以研究所为代表的区域研究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等多种研究路径,扬弃汉学、东方学等西方传统学术路径,形成了新的研究范式。“区域”概念的生成是区域研究学科发展的基础。作为区域的东南亚,是与西方相遇过程中“他者”视角的产物,而非内生因素的结果。区域一体化问题对东南亚而言是现代性的烦恼,其深层原因在于民族国家建设的困境。
随后,黄基明博士介绍了作为国际政治“现象”的东南亚。冷战结束后,东盟逐步建立起以自身为中心的区域合作网络。“东盟中心”成为国际政治中引人注目的“现象”。从内部看,东南亚的区域定位取决于域内国家的国家特性和战略取向。从外部看,世界格局和大国介入也是东南亚始终要面对的挑战。面对变动不居的外部世界,东盟国家需要在孤立主义、区域主义、国际主义三种不同的战略取向之间寻找平衡。新加坡东南研究所建立的背景是二战后民族国家建设和区域一体化的浪潮。基于建立区域身份认同和推动对外政策的现实需要,研究所始终将区域事务、国别研究作为研究重点。值得骄傲的是,今天的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不仅是东盟的研究者,更是东盟的塑造者。
最后,黄基明博士对东盟与东南亚知识生产的未来进行展望。目前“东盟中心”概念正面临着争议,东盟的未来也受到严峻挑战。经济总量的差距、地缘政治立场的分歧、族群和宗教关系的紧张、部分成员国国家建设进程的失败,正在消解东盟的凝聚力。其次,域外大国的介入和大国竞争的加剧,正在压缩东盟作为区域中心的空间。再次,东盟国家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较为淡薄,没有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区域认同,彼此的联系仍然停留在弱连接的程度。上述形势的变化以及概念使用的路径依赖,都对东南亚知识生产的自主性构成挑战。
进入讨论环节,各位参会的师生围绕讲座内容与黄基明博士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讨论。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宋清润认为,东盟目前正来到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当下的选择将关乎其未来的发展与前途。缅甸问题和东帝汶入盟问题是当下东盟需要面对的重要挑战。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副研究员孔涛认为本次讲座的宝贵价值在于提醒大家回归区域国别研究的初心,对其他国家的了解也为我们认识自身提供了参照和对比。在研究过程中,学者需要坚持去殖民化和走出自我中心,保持对知识权力结构的反思精神。黄基明博士对上述讨论逐一进行了积极回应。
附:主讲人介绍
黄基明博士现任槟城研究所执行董事,曾长期任新加坡东南亚研究所(现为新加坡尤索夫·伊萨克东南亚研究所)副所长。他还是《槟城月刊》、《ISEAS透视》、《议题政策简报》和《南翼报》的创办人兼编辑。他是马来西亚“局内人”网站的专栏作家,著有二十多本关于马来西亚和亚洲国家建设的书籍。其中包括获奖的《不情愿的政治家:伊斯梅尔敦博士和他的时代》,以及广受好评的《欧亚大陆的核心及其边缘:与王赓武关于世界历史的对话》。
撰稿:王胤兆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