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建院五周年|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举办青年沙龙“文明交汇下的伊斯兰艺术与建筑:从世界史到撒马尔罕的大学广场”

1123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青年沙龙第5讲在燕南园66号院举行。来自哈佛大学艺术与建筑史系博士候选人谢玥围绕“文明交汇下的伊斯兰艺术与建筑:从世界史到撒马尔罕的大学广场”展开分享。沙龙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历史学系教授昝涛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长聘副教授贾妍,研究员、助理教授刘晨,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长聘副教授范晶晶,副教授张嘉妹等参与讨论。

ab1ae9ab1b77441bb855553aee461086.jpeg

本次分享主要分为三个部分。首先,谢玥博士就伊斯兰艺术史的概念与脉络进行了提纲挈领式的梳理。谢玥博士指出,伊斯兰艺术不仅仅指宗教艺术,而是对伊斯兰世界的艺术的统称。伊斯兰艺术主要分为建筑艺术与书本艺术两大类,此外还有织物、瓷器、金银器、象牙、玻璃等。伊斯兰艺术的一大特点是对工艺和装饰性的重视,和对人像表达的限制。其装饰主要以花卉、书法,几何图形等抽象图案为主。

其中,伊斯兰建筑艺术史可以大致以蒙古征服阿巴斯王朝为标志,划分为650~1250年及1250~1800年两个阶段。早期的伊斯兰建筑艺术主要集中于伊斯兰中土(今天的叙利亚、伊拉克),受到拜占庭、波斯萨珊风格的强烈影响。著名的作品包括大马士革大清真寺,耶路撒冷岩石圆顶,萨迈拉大清真寺等。随着法蒂玛王朝与马穆鲁克王朝的兴盛,埃及的伊斯兰建筑艺术也蓬勃起来。

蒙古入侵以后,伊斯兰建筑艺术更加地域化,本土化。西部安达卢西亚的代表是阿尔罕布拉宫,东部则以帖木儿帝国的首都撒马尔罕的建筑群为集大成者。帖木儿帝国的建筑风格直接影响了此后萨法维王朝、奥斯曼帝国及莫卧儿帝国的建筑样式。

其次,谢玥博士简要梳理了西方伊斯兰艺术研究的学科发展史。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第一代欧洲伊斯兰艺术史学家们多有考古、收藏或军事背景。第二代艺术史学家以奥列格·格拉巴尔(Oleg Grabar)为主导从考古报告转向问题导向,出版了许多概论性的通史巨著与美学反思。第三、四代艺术史学家则从早期伊斯兰艺术的大家到后期帝国艺术的专家转变,研究领域更为细化,对于掌握语言的需求提升,研究方法也更加多元。今天的艺术史学者则继续拓宽研究的时空边界,并试图将数字人文方法引入伊斯兰艺术研究。

32772a1395ea4a2097ca4161bd8c78ae.jpeg

随后,谢玥分享了其博士期间对撒马尔罕的中心广场(Registan square)的研究,聚焦于中心广场上16~17世纪建造三座经学院(Madrassa)的功能。谢玥博士认为,三座经学院的建立更多是基于政治、经济局势的工具性考虑,而非纯粹的知识传播需求,体现了布哈拉汗国中统治者树立合法性的需求,世俗权力与当地苏菲望族间的制衡,以及撒马尔罕作为中亚地区贸易枢纽的地位的起伏。同时,这三座经学院虽然在风格上对帖木儿时期有很大继承性,但也不少突破创新,譬如各类动物、神兽形象的出现。

分享结束后,与会老师围绕伊斯兰艺术展开讨论,主要聚焦于政治史与艺术史的相互交织,艺术风格的相对独立性,中亚国际关系对布哈拉汗国建筑风格与功能的影响等。沙龙在热烈的讨论中圆满结束。

撰稿:何则锐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