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北京大学第五届“博望天下”区域与国别研究博士生论坛成功举办

时值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迎来七周年院庆之际,在北京大学研究生院“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的支持下,研究院于2025年4月26日举办第五届“博望天下”区域与国别研究博士生论坛,旨在促进区域国别学学科博士生间的学术交流,鼓励其在相关领域内踔厉奋发,不断提高学术水平。

本次论坛的主题为“交叉在地、学用相生: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设”,下设“区域知识生产与国家发展研究”“丝路文明共同体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地缘空间重构与区域治理创新”三个分论坛。本届论坛共收到来自国内外数十所高校的139篇投稿论文,经校内外专家严格评审后,来自16所高校的30篇论文入选参会。

7e8658554ef549c192cd195c68b18d34.png

论坛开幕式现场

论坛开幕式于4月26日上午9时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举行。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友联会《和平与发展》杂志特聘编审马燕冰,商务部研究院《国际经济合作》主编、副研究员郭语,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主任黄卉,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智库研究部主任、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孔涛,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李海鹏,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柳源清出席开幕式。

开幕式由王丹教授主持。王丹向与会者介绍了各位嘉宾,表达了对嘉宾们与发言人们的热烈欢迎。随后,唐士其教授作出题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论坛主旨报告,分享了对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洞见。唐士其指出,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介于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之间、兼具两者特点,其研究针对具体国家和地区,具有个体性、具体性、可能性和可变性的特征。区域国别学的研究方法应注重整体把握、问题导向、专业基础、本土价值四个方面。其中,整体把握是指克服社会科学研究的抽象性、片面性以及碎片化,问题导向是研究突破和发展的关键,专业基础指通过应用专业研究方法来保证研究的科学性与知识的逻辑性、系统性,本土知识和价值指应该充分了解本土知识和价值的内在逻辑与基本依据,避免研究中的文化错位。开幕式顺利结束后,三个平行分论坛在各会场有序进行。

6e74919d8018485c87ffcfd361a8cf9a.png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长、国际关系学院院长唐士其作论坛主旨报告

27220d0114a141cf9b3d4ceed0175fda.png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外国语学院副院长王丹担任开幕式主持人

区域知识生产与国家发展研究分论坛由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友联会《和平与发展》杂志特聘编审马燕冰,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智库研究部主任、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孔涛担任评议嘉宾。分论坛上,共10名发言人就特定历史事件、现代政策、殖民主义影响、国家发展战略、国际关系动态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经济与政治现象等丰富议题进行精彩发言与深入讨论。

696b4e01c0af4078b5f64350b092ce55.png

区域知识生产与国家发展研究分论坛现场

f70d6f8f53b04c27b20f4f044489ec73.png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友联会《和平与发展》杂志特聘编审马燕冰担任评议嘉宾

d1b1fe8a997741738da9ff695e93ea43.png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长聘副教授郭洁担任评议嘉宾

8f66b0c33c94444ab01125c6a84a410c.png

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智库研究部主任、数字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孔涛担任评议嘉宾

丝路文明共同体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李海鹏、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柳源清担任评议嘉宾。共9位发言人就中非合作、公共外交与文化传播、文明交往与融合、区域文学、民族国家构建、全球传播与形象构建等议题进行发言报告与充分研讨。

e62dbbc898664109b69224e1531706eb.png

丝路文明共同体的历史经验与当代实践分论坛现场

f2e65c92b9fa4d2ebf04af6aca5e7723.png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助理教授李海鹏担任评议嘉宾

ae5458ed209a42fbb7160b9066d4dcd5.png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后柳源清担任评议嘉宾

地缘空间重构与区域治理创新分论坛由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主任黄卉,商务部研究院《国际经济合作》主编、副研究员郭语担任评议嘉宾。共10位发言人就跨区域合作、国际法律冲突、产业经济政策、地缘政治以及外交策略等多领域议题依序进行报告,并与评议嘉宾深入讨论。

2cebcb3661b54f39a168e4c468000bdd.png

地缘空间重构与区域治理创新分论坛现场

7f7904b338ab405e9f08def420c039af.png

北京大学国际法学院教授、区域与国别法研究中心主任黄卉担任评议嘉宾

96cf631f034b488eae1a9356f0e5ac49.png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经济合作》主编、副研究员郭语担任评议嘉宾

各分论坛上,评议嘉宾们从多个关键维度对发言人们的参会论文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点评,点评角度涵盖了选题的精准性、问题意识的强化与凝练、核心概念的辨别与区分、对研究重点的敏锐洞察、研究方法设计的科学性、交叉学科方法的运用及理论框架的搭建、行文逻辑的严谨性与连贯性、对写作半成品的积累等,并为发言人们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与建议。

分论坛顺利结束后,论坛闭幕式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第三会议室举行,由王丹教授担任主持人。闭幕式上,各分论坛的评议嘉宾依次对发言情况、参会论文的学术价值及不足之处进行了精彩点评,充分肯定了发言人们的学术热情,表达了对区域国别研究领域青年学者的殷切期望。根据评议嘉宾评分,各分论坛分别评选出论坛一等奖1人、论坛二等奖1人,评议嘉宾们依次公布了获奖者名单。本届论坛一等奖的获奖者为北京大学的梁倩玉、南开大学的黑永健、北京大学的冯凡,二等奖的获奖者为北京大学的徐睿迪、云南大学的马姣与云南大学的温林。评议嘉宾们现场为获奖者们颁发证书与奖品,合影留念。颁奖仪式结束后,王丹教授作论坛闭幕致辞。王丹教授在致辞中向北京大学研究生院、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院领导团队、本届论坛的投稿人及参会人、审稿专家、评议嘉宾、会务组以及对论坛给予支持和帮助的所有人表达了诚挚感谢,并勉励与会学生将求真务实的治学态度融入日常生活,坚持怀有对学术研究的执着与热忱。最后,王丹教授宣布本届论坛圆满闭幕。

b135a9d5a36141cf8dd9a783f4057c88.png

闭幕式现场

9be0adee342643a1aec039e31e354178.png

评议嘉宾们为论坛获奖者颁奖

北京大学“博望天下”区域与国别研究博士生论坛自创办以来已成功举办五届,持续关注区域国别学青年学者的学术动态与进步。未来,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将继续尊重区域国别学学科的基本属性,坚持整体把握、问题导向、兼具专业基础与本土价值的方法论原则,推动区域国别学知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高度结合,培养具备专业的学术训练、广博的知识储备、整体性的观念、较强的跨文化交流与实践能力的区域国别学人才,为区域国别学学子的成长提供丰沃土壤与广阔机会。

1e263aa487f5495ea087be34012490d5.png

北京大学第五届“博望天下”区域与国别研究博士生论坛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