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自2018年4月成立以来,在北京大学校领导的关怀与支持下,研究院在平台建设、人才培养和对外交流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以五周年院庆为契机,研究院近期推出“名家沙龙”、“青年沙龙”与“有朋(Adventus amicorum)研讨”系列活动,邀请各个学科领域的著名学者和青年学者分享他们的思想精华。
9月21日下午,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建院五周年系列活动”之名家沙龙第五讲“系统复杂科学与区域国别研究”在燕南园51号院举行。本期沙龙由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剑波主讲,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翟崑主持,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研究部主任孔涛等专家学者参与研讨。
首先,高剑波教授从数据质量的视角切入,指出借助复杂性科学和系统科学开展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并探讨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引入系统复杂科学的潜在路径:(1)连续监测预警世界各国基本政治、经济、竞争的动态演化;(2)大数据与智能计算;(3)全球阶层视角下的世界经济发展、国际秩序、国际合作、安全态势。高教授认为,复杂性科学重概念而非模型,例如混沌(对初值的敏感性),分形(自相似性),长程相关性,重尾现象,非平稳性等。由这些相对普世性概念驱动的思维模式能较好地阐述与提炼问题,实现区域国别研究的突破。
接下来,高剑波教授以国际新闻媒体大数据(GDELT)为例阐述如何在国际关系中构建指标体系,并据此来分析区域国别问题。高教授构建并展现了双边关系指数(Bilateral relation index)与国家形象指数 (International image regional or global)演化的基本特征,并从指数中的不对称性入手开展对地区性霸权的识别。之后,高教授又演示了相对熵量化全球各国政治不稳定性的方法、随机分形理论刻画双边关系的思路。
最后,高剑波教授提出采用显示性比较财富度、各国占全球总财富的份额的指标来分析全球等级秩序,并进而探讨全球化、无政府状态与美国的霸权,指出当前国际上存在一个全球等级秩序,而发展对秩序造成的冲击是冲突代替合作的最原始、最持久的原因。高教授指出,大数据也将助力东盟学研究,推进对东盟各国政经热点,东盟国家内部的双边关系、内政、风险演变的研究更加深化。
在讨论环节,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研究部主任孔涛就国际新闻媒体大数据的系统偏差、系统复杂科学对趋势刻画的理论阐释、全球贸易与国际竞争力等内容与高教授展开讨论;在场师生就大数据与区域国别研究、模型与战略态势评估、量化研究方法等问题向高教授踊跃提问。之后,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翟崑教授对本场讲座进行总结,强调系统复杂科学对交叉学科研究的基础作用,呼吁师生同学抓住区域国别学跻身一级学科的时代机遇,共同推进研究深入与学科发展。
撰稿:邵志成,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