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新闻

首页» 新闻公告» 学院新闻

学院新闻

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举办“古DNA绘制东亚人群演化图谱”研讨会

2023年11月2日上午,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主办的“自主知识体系构建与区域国别学新视野”系列研讨第六讲“古DNA绘制东亚人群演化图谱”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C105举行。本期研讨会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付巧妹主讲,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雷少华主持。本次活动由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北京大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共同举办。

25c04f6947574dd6bca692da364e38c9.png

付巧妹研究员首先介绍了古DNA研究的发展历程。古DNA的研究在4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但由于古DNA研究本身的特点,人类古DNA研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结果不能得到重复性实验的论证,可靠性一度受到质疑。2008年前后,随着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古DNA的研究也日渐丰富,特别是人类古基因组学研究在2010年之后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时期。

随后,付巧妹研究员介绍了古DNA研究需要解答的两个问题,其中之一是灭绝古人类与现代人是如何互动的问题。灭绝古人类指的是现在已经没有后代,与现代人体质特征不一样的人类群体;而现代人指的是解剖学意义上的现代人,其体质特征与现在的人类已无明显差异。在2010年之前,灭绝古人类与现代人的互动关系是存疑的,直到2010年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草图出现及2015年古基因组研究发现尼安德特人与早期现代人姻亲交流的混血儿后,才明确证实两者混血关系的存在。随后,付巧妹研究员介绍了古基因组从遗传学角度识别的一种灭绝古人类——丹尼索瓦人,讲述了她的团队从青藏高原“土”里追踪到丹尼索瓦人DNA的研究历程,并以对丹尼索瓦人的研究为例,详细的介绍了丹尼索瓦人的基因组对现代人适应极端环境所做出的“帮助”。

古DNA研究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则是不同阶段人类的演化问题。付巧妹研究员列举了古DNA研究中发现的部分有关人类表型特征演化的实例——如14000年前蓝色眼睛才开始大量出现在欧洲人群中,而白色皮肤出现的时间更晚,大概在7000年前才出现等等——强调了人类演化并非一个单一、线性的过程。

eeb8be1cdda449ddb39aa2b8de9cbe19.png

本次研讨会的重点聚焦于东亚现代人的演化研究。付巧妹研究员分别介绍了有关田园洞人的研究,有关东亚冰河时期人群的研究,有关中国南北方近万年来人群的研究,有关新疆和青藏高原这些关键文化区域人群的研究等等。其中,在通过研究揭开中国近万年来人群迁徙与融合历史的同时,付巧妹研究员提出中国人群与欧洲人群有着截然不同的演化历程的发现——在约9000年前新农业出现以来,欧洲人群不断受到近东农业人群及欧亚草原人群等外来群体的大换血,外来人群一直在重构欧洲人群遗传信息,对现今欧洲人产生重要影响;而在中国,南北方人群虽早在9500年前已分化,但南、北方同期人群的演化基本是连续的,没有受到明显的外来人群的影响,迁徙互动主要发生在东亚区域内的人群之间。

最后,付巧妹研究员指出,古DNA研究是一门典型的交叉学科,其综合了考古学、人类学、生物信息学及遗传学等多个学科的材料、问题、研究方式和手段,迸发出了全新的活力。但同时,这个学科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不断创新和发展的产物,它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经历了很多的错误和挫折,正是不惧“错误”的冒险和不断变革和优化相关技术方法的努力带来了这个领域的蓬勃发展,创新需要人们给予其一定的容错空间。

在讨论环节,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章永乐指出,区域与国别研究关注不同人群围绕身份认同的争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关注中华民族的起源,付巧妹研究员所做的古DNA研究为一系列正在进行的讨论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具有超越自然科学研究的意义。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副院长昝涛认为区域国别学不仅需要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也需要借鉴自然科学的优秀研究成果,并与付巧妹研究员就匈奴文化与匈奴人的问题进行了探讨。上海外国语大学全球文明史研究所所长王献华强调,付巧妹研究员的研究为区域国别学的研究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证据链条,但同时希望其他学科使用相关证据链条要掌握分寸,避免“过犹不及”。其他与会师生就讲座主题与付巧妹研究员进行了交流与讨论。

撰稿:盛华玺 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