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伊始,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为应对这一罕见的大流行病给公共卫生、经济、社会与国际关系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都依据各自国情,采取了不同的防控举措。为了厘清各国抗疫的思路、机制及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北京大学区域与国别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国际合作部联合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共同开启了“博雅德信工作坊:外交官眼中全球疫情观察与分析”系列线上研讨会。
自新冠肺炎疫情在欧洲爆发以来,法国的防控形势日趋严峻,目前全国确诊患者总数已超过12万例,病亡患者总数超过2万例,位列全球第四位。面对疫情,马克龙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关闭学校,停止一切非必需商业活动,严格限制本土与海外的往来,发布禁足令;承诺缓征或减免税金及社会分摊金,启动450亿欧元“经济紧急计划”以稳定就业和扶持企业;宣布国家进入“卫生紧急状态”,出台25项法令加强政府权力,为相关举措提供法理依据。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法国疫情出现“缓解”迹象,禁足令也有望于5月11日正式解除。然而,仍有不少法国人对未来充满忧虑,一方面,“法式抗疫”能否有效地抑制病毒尚不得而知;另一方面,疫情给法国经济带来了自1945年以来最差的季度表现,如何尽快渡过危机成为法国政府的首要难题。
法国的“抗疫”举措与欧洲其他国家相比有哪些得与失,在整个欧洲防控战场上发挥了怎样的作用?疫情对中法产业链合作的稳定与安全带来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对此该采取怎样的态度与措施?此次疫情给欧洲格局乃至世界发展将带来怎样的变化?本期工作坊邀请到中国前驻法国大使翟隽、北京大学法语系主任董强、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管理学教授杨壮、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全球卫生学系主任郑志杰等专家学者从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化、公共卫生等方面对上述问题进行研讨。